《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
2025-01-25
4月22日,作为 书香中国,悦读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民阅读季的收官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重庆出版集团与重庆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新书发布会在重庆举行。本书由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燕燕,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张洪波写作。 《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以2021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诞生、修订及最新版出台背后的故事为主线,以作家们的亲身经历和典型案例为副线,用报告文学的方式讲述一般人并不十分了解但又非常重要的版权重点和 冷知识 ,是别具一格的 文学普法 。作品旨在提
标题:用户在先许可使用,版权移动被诉,法院驳回 或 标题:用户在先获许可使用,版权移动引讼,法院裁决驳回
2025-01-25
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著作权人变动而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一起来看看吧—— 基 本 案 情 A公司系案涉图片的著作权人,其授权B公司对外分销图片,B公司将案涉图片在内的多张图片授权给C公司的平台用户使用,D公司作为C公司的用户,在平台发布文章时使用了案涉图片。后A公司将案涉图片的著作权转让给本案原告E公司,E公司对于此前分销情况不清楚。E公司以D公司未经许可使用案涉图片,侵害了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提起诉讼,请求判令D公司向E公司赔偿2500元。 D公司辩称,其为C公司运营平台的注册用户,其在平台发表文章所使用的图片来源于C公司,其使用具有合法授权和来源,作为善意第三
最高法启动版权 AI 智审试点,预防图片类纠纷
2025-01-25
4月2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启动 版权AI智审 试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出席启动仪式。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部分省份法院开展 版权AI智审 试点工作,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实数字法院建设,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更好发挥著作权审判助力优秀文化传播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有力服务和支撑高质量发展。   版权AI智审 是数字法院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数字技术赋能知识产权诉源治理,借助 以图搜图 技术和海量数据底池,实现 图片查重 创新参考 侵权比对 三大功能,进一步解决涉图片版权案件原创权属认定
标题:仿冒乐高积木玩具案终审裁定:涉案金额达 11 亿余元
2025-01-25
4月22日下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三中院)对一起侵犯乐高拼搭玩具著作权案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判决,即判处被告单位L公司罚金六亿元,判处主犯被告人陈树某、陈坤某有期徒刑九年和八年,并处罚金二千万元和一千五百万元,判处从犯被告人陈新某、陈某、朱海某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六个月的刑罚,并处相应的罚金。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被告单位L公司在未得到乐高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设立设计部、工程部、生产部、销售部等部门,通过购买乐高正品玩具后进行剥样、计数、制模、注塑、移印等,1:1复刻乐高积木拼搭玩具的外包装、说明书和积木颗粒等,并冠以 博乐 乐翼 以及
标题:《狂飙》被游戏蹭热,法院判赔 18 万元,勿啰嗦!
2025-01-25
2023年,电视剧《狂飙》火遍全国。其中,安欣、高启强, 老默,我想吃鱼 等人物角色、台词被人们熟知。在如此高热度的情况下,某游戏推广视频中号称 狂飙版本 , 1:1还原狂飙剧情玩法 ,且出现《狂飙》人物、道具、环境等多元素,据湖南高院4月22日消息,被告游戏制作公司被判侵权并赔偿《狂飙》著作权人18万元。 原告爱奇艺公司是电视剧《狂飙》的著作权人,对《狂飙》电视剧、剧本、素材、片段、花絮、配音、图片、形象等享有完整权利。 在该电视剧热播期间,被告玩某公司为宣传公司名下一款游戏委托被告栖某公司制作、发布视频进行宣传推广,随后栖某公司在抖音发布多个游戏宣传视频,视频当中宣称游戏为 狂飙
中国版权协会公布 2023 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
2025-01-25
4月19日,在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上,中国版权协会发布了 2023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 。 我国版权领域大事、热点事件多,随着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版权的社会影响力,公众对版权的认知了解,全社会版权意识也在不断地提升。此次发布的十件大事,是在国家版权局指导下,中国版权协会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在汇总各方推荐和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评选出来的。具体内容如下: 1.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2023年是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2023年4月26日,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
2024 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开启
2025-01-25
4月19日,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版权局)、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版权局)、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版权局)共同主办的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拉开了版权系列宣传的序幕。 本次论坛以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为主题,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主线,探讨科技发展新趋势下版权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作用。 记者从本次论坛获悉,京津冀三地将充分发挥三地区位和资源优势,以资源整合促纠纷多元化解、以协同共治促权
规范知识产权领域电子证据取证应用
2025-01-25
《知识产权领域电子证据应用规范》专家评审会现场。  证据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知识产权领域的电子证据在满足真实、合法等法律规则的同时,还需要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等对证据要素的要求。  根据北京市行政司法协同机制的工作任务要求,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版权局)的组织指导下,首都版权协会自2022年开始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制定了《知识产权领域电子证据应用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于近日举办了《知识产权领域电子证据应用规范》专家评审会,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司法与实务界专家以及相关企业单位代表共聚一堂,为该标准的进一步完善进行研讨。  为版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电子证据的形式多样,传播平台
演艺类涉网侵权案逐年递增(附典型案例)
2025-01-25
4月18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演艺类涉网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此类案件呈逐年增加趋势,涉诉主体以文娱企业为主。另外,据介绍,传统演艺行业拥抱互联网,数字演艺产业发展迅速,引发大量侵权行为。 据了解,自2018年9月9日成立以来至2024年3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764件,审结623件。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长新在发布会上表示,新收案量呈上升趋势,案件判决率高。 赵长新表示,从起诉主体看,大部分为通过许可协议等获得权利的继受权利主体,包括从词曲作者处获得授权的音乐唱片公司、从剧目创作者处获得授权的艺术剧场、从制作单位
“第十三届法理争鸣高校版权辩论赛在汉落幕”可以改为:“第十三届法理争鸣高校版权辩论赛于汉收官”。
2025-01-25
4月15日,由中国版权协会指导,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版权局)、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版权局)主办的第十三届 法理争鸣 高校版权辩论赛决赛在武汉举行。  本届辩论赛自3月22日启动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33所高校学子,围绕知识产权相关话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辩会友,探寻知识产权的魅力。经过此前的初赛、复赛和半决赛等32场赛事的激烈角逐,决赛当天,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两支辩论队围绕 应该/不应该将电子游戏规则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 展开激辩,最终中南大学夺得冠军。  据了解, 法理争鸣 高校版权辩论赛迄今已举办13届,已成为国内知识产
上一页首页29 30 3132 33 下一页 共653页 到第 确定尾页